激发消费潜力 巩固“第一动力”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2019-08-30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8月28日,多名专家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表示,《意见》为推动流通创新发展,优化消费环境,激发国内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提升供给质量 释放消费潜力
“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台《意见》,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国家的忧患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在想办法积极应对。
“消费和投资,内需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消费减弱也会对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告诉记者,《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是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消费稳住了,投资也会逐渐回升,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利的外部环境。
“《意见》出台抓住了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要从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入手来促进经济增长。”赵萍指出,政策在重视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八字方针”,在畅通流通渠道、补齐供给短板等方面发力,为消费增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当前,我国消费增长的内在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服务消费增长的速度和占比都快于商品消费。在商品消费的内部,品质消费、个性消费的特点也非常突出。但目前从供给侧来看,服务供给和高品质商品供给仍存在短板。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始终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传统流通企业亟待创新转型,商品和消费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消费能力尚需挖掘。这些问题如果不大刀阔斧地改革,消费很难有大的突破。”刘满平认为,“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就是中央希望能用改革的办法彻底解决好制约当前消费增长的深层次问题,以推动消费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
热门资讯
2020-07-24
2017-06-17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