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兰山:“集成化”改革撬动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齐鲁网

作者:

2020-09-01

木业产业作为临沂市优势传统产业、兰山区支柱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规模总量大、产品种类多、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同时也造成了工业围城、安全环保、产品附加值低等突出问题。兰山区紧扣“标准地”改革核心要义,聚焦企业参与、政府服务等“标准地”改革推进中的痛点和难点,同步联动推进“拿地即开工”“专班服务”“区域性评价”等创新性举措,全力推进一揽子“标准地”改革,集成发力,今年1-7月,全区共出让26宗工业“标准地”,总面积2500亩,助推市西城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评价”成果共享,政府埋单。按照临沂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性评估评价实施办法》规定,明确出让地块的边界、行业集聚类型并予以公布。对拟出让地块的区域环评、区域水保、地质灾害、节能评价等评估统一组织实施,形成整体性区域评估成果,拟入园企业实现成果共享。临沂西城木业产业园区整合供应净地5000余亩,由政府统一购买区域环评服务,严格落实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要求,明确园区污染物总量管控限值清单、环境准入条件清单、环境标准及项目审批负面清单等,将项目环评中的共性内容统一纳入区域性评估评价报告书,供园区内拟落地的23家企业共享。


“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权限下放。持续深化区镇事权改革,实施审批服务流程再造,积极下放审批服务权限,将135个区级行政审批事权下放镇级、109项下放村社区,成立全省首个镇级行政审批服务局——临沂西城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实现项目手续“区镇通办”“就近能办”,真正打通了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标准前移”公开出让,精准匹配。对拟出让地块,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画好”项目控制性指标的“蓝图”。木业产业园区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制定了《木业企业入园管理办法》《木业产业项目全程控制规范》,所有入园企业总投资不低于2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的标准,企业建成投产后,实现亩均产值不少于28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10万元,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时均由兰山公证处公证。这些指标“明码标价”,作为土地“招拍挂”的前置条件,让土地与项目“门当户对”。


“并联审批”压缩时间,拿地开工。瞄准“拿地”和“工程”两个关键要素,健全完善“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审批服务机制,对项目建设涉及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三个阶段,在全省率先做到市区镇“三级联动”“并联审批”,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三证同发”,将全流程审批时间由40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为企业全周期办理项目手续节省6个月以上时间,做到了全省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最快、入场开工建设最快。


“项目专班”全程服务,省时省力。为服务项目落地,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当地政府成立土地运作、项目手续、项目建设3个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帮办代办,实现“一对一”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遇到的所有问题。土地手续专班负责落地项目的土地手续办理工作。从发布拟征收公告到土地出让,从土地摘牌到拿到建设工程施工许可,40余项土地手续均由土地运作专班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协助办理。项目手续专班负责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工作,在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环评、水保、能评、“多图联审”等方面全程帮办代办。项目建设专班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实行常态化项目走访制度,定期到施工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办公研究解决方案。


“审管并重”全程监管,赏优罚劣坚持审管并重,破除“重审批、轻管理”现象,实施企业对标承诺,要求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明确履约要求、承诺事项、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违约责任等内容。同时加强事后监管,建立项目用地退出机制,严格实施动态巡查监管,对未按协议或承诺约定实施项目建设运营的企业,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违约责任,对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协议约定标准的,采用收回、流转、置换、收购储备等方式,引导企业退出用地;制定入园企业奖励政策,对如期履约、亩均税收高、示范效应好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促进优胜劣汰,推动土地要素向优质企业聚集。


兰山区“标准地”改革实现了由“事后提要求”向“事前定标准”的关键转变,撬动了工业项目落地审批的全流程改革。它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产业质量,还成为了撬动土地配置市场化、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成为稳市场、稳预期的重要制度保障,也为提振企业家投资信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政府有为”助“市场有效”。

转载申明:找木头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门资讯

  • 登录
    登录
  • 注册
    注册
  • 购物车
    0
  • 客服
    QQ:1960861888